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红色时政

遵义:守好红色根脉 传承红色教育

发布时间: 2023-12-09 作者:贵州征途红色教育培训中心 分享到:
二维码分享

遵义干部培训: 


 1922年5月出生的仁怀市鲁班街山水社区居民刘先生,2018年7月去世,享年96岁。


  郭先生,男,汉族,1951年1月出生,仁怀市人,1973年1月入伍,1979年回国从事农业生产,现为鲁班红军烈士陵园二代守陵人。


  两位老兵在红军烈士陵园接力守陵50多年,与山为伴,与树为邻,甘于孤独,乐于奉献,以诚实守信的高尚情操守住“红根”、继承红色教育,弘扬红色文化,代代相传英雄事迹,牢牢扎根爱国精神,引导后代走新时代长征之路,谱写新的奋斗史诗,创造新的更大事业。


  2021年4月,新.华.社发表了一篇题为《50年!两代守陵人接力守护烈士英灵》的报道,揭开了两位老兵众多鲜为人知的故事,让人津津乐道,敬仰敬赞。


  陵园埋忠骨 承诺守英灵


  回顾过去,1935年春天,红军长征期间的鲁班战役为红军第三次穿越赤水河、摆脱敌人的追捕和铺平了胜利道路,但红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。1953年,仁怀县在鲁班宴家堡修建红军烈士公墓,集中埋葬146名红军烈士遗骸。1967年改建为墓坊陵墓。根据组织安排,1968年,退伍军人刘付昌开始了守陵之旅。


  1944年,刘先生参加了党部队抗战争。1948年随军起义后,他加入了中国第三野.战军。1955年,他退休回家,在家乡鲁班区小水乡担任武装部长三年。刘付昌没有受过教育,因为他害怕耽误工作,给组织带来麻烦。他辞去了武装部长的职务,回到家乡当农民。有些人不明白,好的武装部长不当,为什么要跑回来当农民?刘付昌对大家的讨论一言不发,对自己的决定一言不发,不后悔。


  1968年,鲁班区委准备请他修理烈士陵园,守护烈士陵园。征求意见时,他对他说:“守护烈士陵园是一辈子的事!怎么样?”刘付昌爽快地回答:“谢谢,我一定要守好,直到老死!”


  正是因为这个承诺,刘付昌一守50年。修理烈士墓,他一个人带领几个工人修墙、修路、修墓地,一干三年。三年来,由于经常吃不饱,有些工人干着干着就走了,只有刘付昌坚持。刘付昌每天吃玉米、南瓜汤,带领工人从山脚下背砖上山,一块一块地砌墙。陵园光秃秃的,他背土到山上,然后种树,或者把石角凿出洞,再培上土种柏树。烈士陵园建成后,他在烈士墓旁搭起了一个简单的棚子,从此成了他的家,守护着长眠在这里的红军烈士。


  烈士陵园,50个春秋两季。他种了1000多棵树,现在有些树太厚了,一个人抱不住;他扫了1000多把扫帚,叶子是绿色的,绿色的;他讲述了3000多个红军故事和陵墓故事,让听众难以忘记;他每天静静地走在烈士的坟墓周围,默默地与烈士交谈,就像无尽的话,无尽的爱,害怕忽视红军烈士睡在这里。


  烈士陵园是一个热闹而荒凉的地方。白天,在鲁班红军烈士陵园门外,经常有长队前来祭奠烈士、扫墓的单位、部门、学校和社会人士络绎不绝。刘付昌忙着登记、迎接和解释。不知不觉中是..。晚上,在烈士陵园的山上,刘福昌只能陪着星月,看着远处的灯光,听着周围的风和昆虫,然后和烈士们交谈。年复一年,斯年如此。


      两代守陵人 携手同践诺


  一个人守陵30年后,刘付昌终于迎来了个守陵人郭先生。


  郭先生于1973年1月参军,1977年4月退伍回国。响应国家号召后,他参加了对越南的自卫反击,并承担了护送士兵的任务。1979年4月,他光荣地“二次退伍”。回到家乡后,郭德刚在生产队工作,带着村民从事农业生产。郭德刚一直觉得自己在当兵的时候没有为国家做出任何贡献。当他回到家乡时,他不能做繁重的工作,因为他在训练中的身体问题。他感到遗憾,总是想找到一个合适的职位,继续做出贡献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看到老人刘付昌和他守护的烈士陵墓,就萌生了守护烈士英雄精神的想法。1999年,郭德刚主动向部门申请,与刘付昌老人一起守护红军烈士陵园。郭德刚的举动得到了部门和地方的支持。因此,他加入了守陵人队,成为鲁班红军烈士陵园的二个守陵人和二代守陵人。


  起初,郭先生对刘付昌的早起和贪婪感到非常困惑,认为小陵园不需要如此频繁地清理。慢慢地,在积累的工作和老人的影响下,郭德刚明白了虔诚的意义,也明白了刘付昌老人对红军烈士的特殊感情。从那以后,两代守陵人相互依存,打扫陵墓,擦拭墓碑,种植花卉和植物,讲述历史。。。他们用守陵人的诚实、对英雄的尊重和对党的工作的忠诚,庄严地诠释了无聊的工作。


  郭先生说:“我的家乡就在白家洼后面。当地的老人和我的祖父见证了红军在鲁班的血战。战后,他们还帮助埋葬红军遗体”。“爷爷一生中多次告诉我,他应该永远尊敬这些烈士。”


  鲁班红军烈士陵园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,共95级,每天至少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清理干净。郭德刚老人的储藏室里有七八种不同风格的扫帚。老人说要打扫卫生,不同的地方要用不同类型的扫帚,一年打扫一下要坏很多。但是老人从来没有觉得累过。他说,因为红军烈士的保护,他的身体比以前好了。每次打扫完都觉得神清气爽。


  2018年7月,刘福昌老人去世,享年96岁。他用了50年的时间履行了“守到死”的承诺。离开前,老人告诉郭德刚要保护红军烈士陵园。当时,65岁的郭德刚非常难过,并承诺继续坚持下去。随后,郭德刚继续早起贪黑,用行动履行了对刘福昌老人的承诺。


  守的是烈士 护的是初心


  刘先生老人走了,郭德刚还在坚持。每天6点起床,郭德刚开始工作,打扫墓地,烈士墓碑敬献花圈、鲜花等祭品整齐,墓碑擦干净,8点准时,登记公园信息,..祭祀人员讲述鲁班战斗,讲述英雄的故事。


  “没有这些烈士的血腥斗争,就没有..的幸福生活。”郭德刚说,他将继续保护红军烈士陵园的砖、瓦、草和树木,直到那天他不能工作。


  鲁班战役是郭先生一生中..熟悉的故事,也是他感受..深的故事。”在鲁班战役中,红军牺牲了480多人,他们用生命换取了我们..的幸福生活,这就是为什么我愿意保卫陵墓直到现在。我想保护和继承红军的精神。”


  几十年来,没有丰厚的待遇,只有早起贪黑。两代守陵人始终无怨无悔,坚守鲁班红军烈士陵园默默无闻,诠释了守陵人忠诚奉献的初衷和使命。他们希望所有烈士的忠诚灵魂都能得到安置和保护。他们也希望来参观烈士的人能记住党的辉煌历程,保持红根,继承红教育,弘扬红文化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奋斗。


  千金一诺,善行无疆。守陵人不仅守墓,还守红军烈士,心中有党有人的初心!两代守陵人以平凡的行为,写下了忠于党、服务群众、无私奉献的诗篇。


False
False
False